首页 资讯 正文

一线调研丨从4小时到20分钟 青岛港科技升级货物“秒通关”

体育正文 26 0

一线调研丨从4小时到20分钟 青岛港科技升级货物“秒通关”

一线调研丨从4小时到20分钟 青岛港科技升级货物“秒通关”

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航运枢纽,青岛港的航线通达全球700多个港口,一季度集装箱(jízhuāngxiāng)吞吐量同比增速(zēngsù)达到了7.4%。

在当下(dāngxià)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下,这座港口如何找准方向为(wèi)外贸企业“保驾护航”?

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,这艘前往美国(měiguó)东部的集装箱轮已装卸完成,比原计划提前四小时离港(lígǎng)启航。

这艘集装箱轮原计划在青岛港是只卸不装,现在面对新的市场形势,公司(gōngsī)立即调整了运营策略,船舶将(jiāng)迅速装箱,继续前往美国。随着这条航线从之前每两周(liǎngzhōu)一班重新调回每周一班,货代(huòdài)公司的业务量也出现了暴增。

青岛瑞之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航线经理 岳(yuè)富海:第一是(shì)找货,再就是舱位的问题。一切都是速度,海运费上涨的速度也是很快的。

自5月14日中美最新(zuìxīn)关税落地实施后,青岛港(qīngdǎogǎng)码头收到了不少对美出口(chūkǒu)客户的货运订单,加上6—9月是美国传统的进货旺季。青岛港前湾港区近万米长的集装箱岸线上,26个泊位靠满(kàomǎn)货轮,集装箱被不断吊起,装满货物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。

从家居到鞋履,不同行业的外贸企业也在(zài)全力抢时间、赶订单。

企业负责人告诉我们,这场变局中,他们也在摆脱对单一市场(shìchǎng)的依赖,加大开拓(kāituò)欧洲、非洲、东南亚等国外市场的力度。

青岛锦天丽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世勤:去做这种全球化的(de)布局,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,运输非常(fēicháng)重要。

港口(gǎngkǒu)服务“靠前一步”

在前湾港区码头,这家集装箱航运公司的(de)(de)两艘货轮正在同时进行装卸,纺织服装和白色家电(jiādiàn)都是本地的优势产业,但巨大的出货量也给运输带来挑战。

海丰集运青岛公司总经理 魏仁国:有的是从青岛周边工厂,有的是从省外送到青岛来的。这样(zhèyàng)集货比较分散(fēnsǎn),集港时间会特别晚。

青岛港主动(zhǔdòng)找到企业了解需求,与海关、海事、边检等单位部门协作,优化(yōuhuà)船舶、货物相关手续流程(liúchéng),不仅让货物比以往提前一天集港,更专门开辟出了快速通道。

正是“靠前一步”的服务理念,让(ràng)作为(wèi)货物集散传统枢纽(shūniǔ)的港口,升级为帮客户打造全链条精细化服务体系的伙伴,而智慧系统的赋能,更让集装箱运输加速“出海”有了高效、快捷的保障。

山东港口青岛港方舟智能(zhìnéng)高级工程师 任玲利:在海关支持下,我们把服务线上化。让客户少跑路,数据多跑路,要落到实处(luòdàoshíchù)。

落到实处,首先(shǒuxiān)从优化流程开始。过去办理进口提箱(tíxiāng)业务,司机需要在不同窗口排队办理各项手续(shǒuxù),一趟需要4个小时,现在通过手机线上预约、支付(zhīfù)和激活提箱码的“一站式”服务,办理时间被压缩到了20分钟。

而在这座自动化码头,自动导引(dǎoyǐn)车是按照调度人员远程下发的指令,在货船与堆场之间穿梭搬运集装箱。今年4月,研发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和视觉识别技术,又一次实现(shíxiàn)了高阶(gāojiē)自动化的迭代升级。

山东港口青岛港(qīngdǎogǎng)自动化码头固(gù)机队队长助理 王培山:吊具的自动化运行高度下降了16.6米,船上每次装卸时间缩短了20秒。

这抢出的(de)20秒(miǎo),相当于码头每天能多释放近3小时作业窗口。港口作业的高效缓解了外贸企业的出货压力,也保障了物流通道的畅通。

夜色中,全长355米、最大载箱量达11552标箱的(de)“地中海弗罗拉”轮正在靠泊青岛港。这条(tiáo)联通东亚(dōngyà)与中东市场的新航线正式投入运营,8条船舶将周班运行。

这(zhè)已经是青岛港在5月开通的第三条外贸航线。三条新航线覆盖了巴西(bāxī)、阿根廷、智利等南美主要经济体以及中东枢纽港口,预计每年为青岛港新增(xīnzēng)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0万标箱。

山东港口青岛港业务部航线主管 王柏霖:新航线开通,能够增强(zēngqiáng)外贸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,更好(gènghǎo)服务山东省以及沿黄流域外贸企业的出口需求,为(wèi)“中国制造”出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(duōyànghuà)和多选择的物流通道。另外在新航线成功运营之后,还能够有效带动像(xiàng)物流仓储、加工贸易等临港产业的发展,实现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市场的互联互通。

一季度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(zēngzhǎng)7.4%。

今年前四个月,从青岛港到秘鲁的集装箱直达航线累计开行班轮135航次,在这条物流通道的带动下,青岛口岸对秘鲁出口值(chūkǒuzhí)同比(tóngbǐ)增长了(le)五成以上。

青岛海关统计分析处贸易统计分析科科长 张志勇(zhāngzhìyǒng):前4个(gè)月,青岛口岸对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出口值达到(dádào)了(le)2780.7亿元,增速达到了15.5%,对中东国家市场出口值增速达到了20.4%。对拉丁美洲市场开拓成效也非常明显,其中对智利还有秘鲁的出口值增速也分别达到了39.4%和(hé)54.5%。

运力(yùnlì)升级的背后是充足的货源作支撑。今年1—4月份(yuèfèn),黄河流域9省区进出口总额达2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8.8%。

青岛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 张宇红:沿黄九省区布局了52个(gè)内陆港,把青岛港的(de)出海口搬到了内陆企业的家门口。

当青海的出口货品塞满班列的车厢,当陕西从港口接过(jiēguò)一车车的进口矿石,内陆与海洋也突破地理围栏、贯通了经济联系(liánxì)的纽带和产业链(chǎnyèliàn)条。

高效作业、多元市场、智慧物流(wùliú),港口不断助力国内外贸企业破浪出海(chūhǎi),闯出一条条新商路,也展现着中国外贸的强大韧性和蓬勃活力。

(记者(jìzhě) 丛威娜 盛洁 王伟 柳栋 于杰)

一线调研丨从4小时到20分钟 青岛港科技升级货物“秒通关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